前言

我不了解你们是怎么定义朋友的,我将朋友和最真挚的友谊划等号。你可以有许多玩伴,但朋友可能就一个或者没有。朋友应该是共同语言并且知根知底你的人,必须给你尊重和价值。我就感觉很失败,目前就有一个得我心,得知己者得天下嘛。

大学生活那些事

大学第一年是我第一次走出贫困小县城去看看外面到底是啥样。遇到第一个舍友是广东的,其他两个不怎么聊天(他们也不主动聊天),广东的舍友是我第一眼就看中上去聊聊天什么的,大大方方的,也毛毛躁躁,粗中有细吧。

后面军训时候遇到同班另外两个人,最后军训结束也拍了合照。(这里提一句:同班都可能不认识,因为大家总是在自己的小圈子去维护)

我自带的自学耐性在他们三个人话里成了卷狗(相比较其他矛盾这已经触及我底线,我认为学习是很难得的,特别是在高中自学两年考到这里的人)

大一下学期吧,好像去北京玩了,4月4这样,不出意外的话,我记得因为另外两个人找宿找成4人间2人住。由于路程引发了矛盾,后面就不谈这事了,几个人去玩的,很紧很累。
北京长城

矛盾发生在去唐山吧,在大二上学期,很难得再去玩玩,在末尾的时候,点了KTV通宵的,因为水不让自带,说给1元当服务费并且直言这是给我们面子,说在北方要讲义气。这我就不爽了,到了里面发现到处是小蟑螂,更是让我难受,几个人看我很难受就不让我去前台对峙,让一个人去前台换房间。
唐山河頭老街
后面就有点远离我,绝得我容易计较。在大二上学期期末的时候,我得知他们互相约去学习,我当时已经知道玩伴少了三个。于是跟广东的舍友划清了界限,和另外两个不聊天了,自己干自己的事。其一是没有尊重,其二是没有价值。我发了个qq说还上钱,谁哪里在乎那1点多元呢?

以前的朋友再也难联系

张兄是高二开始认识的理科偏科同班,他数学思维深深吸引了我,他是一个很努力的人,周末或者晚自习结束,我经常跟他做一些题目,去问问他独到的理解。很多时候期末一起吃饭或者周末聊聊天,相比较其他朋友,同爱好的朋友是最舒服的,不会去探讨其他问题,更让我惊讶的是他高考结束后报考师范,并且定向了本校,由于我学的数学已经不够跟他去聊聊天,我们很快大学半年后就丧失聊天的机遇。

姜兄是我初二就开始认识的,经常跟另外两个朋友玩,后面也是一起考到最顶尖的班级。经常做的事情就是一起晚上回到家抄完作业互相汇报速度:已经抄完了!你怎么那么快?!我的出租房离学校很远,路上也很多时候是他顺路带我到半路,路上谈谈色色的很正常(毕竟都青春期了)。有一次考试英语还是靠他中途去上厕所放的小抄(千万不要作弊,欺骗自己)。高中就因为分班经常不能见面了,大学也是如此。他应该是正常朋友,不是兴趣使然,也不是利益使然,更多是陪伴你身边,更多是了解你,能给你出谋划策,甚至愿意牺牲自己一点去帮助你。高中结束办升学宴,邀请了我去吃席,后面因为喝水好像跟别人弄混了,我觉得不好意思就当天下午早早离开了。大一结束,我去他家玩,大学一年过去我很瘦,而且那时经常熬夜,身上的钱都花在服务器一些身上,吃饭也很少花钱,他说给我200当饭钱不要花在其他身上。现在很多时候无法一起玩,这或许也是能一直聊聊天的原因,深交也不利。

后记

我很想了解你们怎么定义朋友的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!